□ 张剑
作为党的核心、军队统帅、人民领袖,他的初心源自何处?我们在纪实文学《梁家河》中找到了答案,原来,梁家河不简单,习近平在那里明确了初心、坚定了初心。
铁了心去最基层。“扎根农村,扎根一辈子”成了他的决心。他相信,黄土地养育了他的父辈,也一定会以宽大的胸襟接纳他,这样的“团结观”,让他开始将自己融入群众,融入乡村,融入最基层。成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后,他依然反复强调“基层实践是培养锻炼干部的‘练兵场’”;“农村是一个大舞台,基层是一个大课堂,农民是一名好老师”;“宰相必起于州郡,猛将必发于卒伍”……因为他自己就是从最基层的农村成长起来的。
沉下心去做事情。打坝是习近平干得最多的活,农历二三月,陕北冰雪初融,他卷起裤管,光着脚,站在刺骨的冰水里干活;办沼气,他带着几个青年,到15里外的前马沟去挖沙子,一袋一袋往回背,每天两趟,背上磨破了皮,面对风凉话,他坚信,事实是最好的辩手,建好的池子“会说话”。他只想着让梁家河那一方土地变得更好。多年后,他反复告诫我们做事情要久久为功,而功成不必在我,在这种韧劲和博大胸襟里,我们看到了当年在梁家河的那份积淀。
安下心来为百姓。当年的梁家河,生活极为不便,社员买日用品都得步行30多里到文安驿去,习近平决定成立铁业社,这样不仅方便了群众,额外制造的农具卖出还能增加集体收入。在习近平的谋划下,梁家河先后办起了缝纫社、磨房、菜园,让社员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。2015年2月,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,要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,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。这份深沉而执着的为民情怀,他一直从梁家河带到今天。
静下心来勤修身。习近平深受中国传统的“修齐治平”思想的影响,而当年作为一个15岁的知青,他只能做一件事,就是读书修身。他经常熬夜读书,以至于因为照明用的煤油灯烟大,第二天早上吐出的痰都是黑的。他博览中外名作,在那样一个思想禁锢的年代,他也千方百计阅读了众多作品。对于他来说,读书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,更促使他将所学用来思考当下、指导未来。
习近平说:“我人生的第一步所学到的都是在梁家河。不要小看梁家河,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”。读完《梁家河》,我想上述这些或许就是我们应该从中汲取的大学问中的一部分吧。